Search

《COVID 19驚魂記》

台灣的朋友在新聞上
應該會看到美國疫情越...

  • Share this:

《COVID 19驚魂記》

台灣的朋友在新聞上
應該會看到美國疫情越來越嚴重消息
事實上也是如此

Grace定居的城市
從三月初剛封校的時候只有兩百多例
到最近自從美國國慶4th of July 後暴增
在曲線圖上呈現75度陡坡上升
到本週案例已經直破三千大關

Grace 因為生活型態跟喜歡爬山的老人差不多
所以也並不是那麼擔心被感染
而且之前連服裝店、電影院都被勒令暫停營業
只有很多地廣人稀的自然景觀區還開放
就時時去不同的公園保育區健走增強免疫力
Grace常常爬了一個小時的山
沿途沒有遇到超過三個人
甚至始終只有我自己一人
唯一會被傳染的機會就是去賣場買菜時
Grace都是全程口罩、消毒液的把必要之惡完成

當然人不可能永遠離群而居
在封校兩個多月後
六月時 城市的感染案例似乎漸趨緩慢
媒體跟CDC也呈現一片樂觀
覺得仲夏是病毒擴散最慢的時候
本州可以漸漸解封拯救經濟

於是各式營業場所
和夏令營有條件的重新開放了
Grace因為孩子在家時時喊無聊
再加上自己有備課跟其他的任務要做
於是就讓他們去參加夏令營
但是每天讓他們看COVID的消息
提醒他們口罩不能拿下來

大部份美國人還是認為口罩是病人戴的
口罩「不能預防」疾病感染
還有戴口罩會造成呼吸窘迫
以及莫名的「人民有選擇戴口罩自由」
甚至戴口罩是落入「媒體散佈的恐懼」陷阱等觀念
導致我的孩子跟另一位亞洲孩子
是夏令營裡「唯三」會一直戴著口罩的學童

如我前面說的
七月初的美國國慶週
大部份的美國家庭都出遊了

本來犒賞自己無可厚非
但是Grace發現觀光區80%的人都沒有戴口罩
而且景點到處人擠人 也沒人維持秩序
Grace 去渡假時盡量口罩都帶著
也跟其他人維持距離
但是看著其他觀光客的種種行為
就知道下週收假美國數據將要大爆發

果然收假三週後的星期五
夏令營的總督導就把家長一一帶開談話
原來夏令營中的某位人士(不知是老師或學生)
在收假後兩週也就是當時的一週前開始有症狀
幸好那個人就停止去夏令營並且去做快篩
一週後也就是當天報告出來了-COVID確診

她表示因此夏令營必須停止
因為我們註冊夏令營時有留資料
衛生部門會聯絡我們
但因為他們已經下班
可能會連絡上是下週
我心想這樣大概是要做類似台灣的疫調囉?
我問她我需要去做篩檢嗎?
她說沒有強制性 政府也沒有強制居家隔離

Grace因為當時的隔週一就要返校受訓
但是想到看到新聞上有說一些老師們
因為確診跟隔離不能教課
都是要用自己的病假而上街抗爭
所以內心稍微掙扎了一下

但我接著想到如果我是我自己的同僚
會寧願希望有可能感染的同事待在家裡
於是還是趕緊通知校長這個狀況
果然校長馬上叫我待在家裡不要來學校

於是Grace跟孩子就開始居家防疫的生活
Grace上網在附近的連鎖藥局網站預約檢驗
每個申請窗口在網站上的間隔是十分鐘
Grace當時心想「十分鐘夠做完一個檢驗嗎?」
果然隔天實際上到現場就看見大排長龍的狀況

Grace在圖中長長的隊伍裡
等了足足超過預約時間40分鐘才排到
輪到的時候立刻明白為什麼要等那麼久

因為怕接觸感染
快篩受試者是不能進去藥局裡面的
所以必須經由Drive through 車道零接觸完成檢驗
Grace覺得這樣保護員工和消費者的立意非常好

但也就是這樣
藥局裡面的員工用圖中的箱子遞過檢體包後
必須一直隔著不是很透光的窗戶
扯著嗓子 隔著一個有孔的金屬網
用言語跟受試者解釋怎麼DIY做檢驗
再加上遞回去的包裹必須零感染風險
所以她又費了一番唇舌
告訴我怎麼用消毒片把外包裝消毒過再還她
Grace覺得自己如果是員工
應該教完三個喉嚨就痛了
她得這樣講一整天真是不容易

COVID 19的檢驗過程
跟Grace做過的流感快篩比起來
真的侵入性低很多
基本上受試者就是把一根
長得有點像小小雙面扁梳的塑膠片放進鼻孔裡
畫圈轉15秒
然後放另一個鼻孔一樣15秒
這個過程非常刺激鼻毛
會讓你一直想打噴嚏
接著完成後 把塑膠片折斷
留在裡面已經裝有液體試劑的小塑膠瓶內
然後另外套小塑膠袋交還給藥局

藥局職員告訴我袋子裡有下載app的說明
因為除非確診 他們不會特別通知受試者
所以想要立刻知道自己有沒有確診
要下載那個app來看檢驗結果
因為現在受試人數很多
檢體報告大概要等6-10天才會出來

Grace因為想回學校
所以一日檢查那個app三回
另外也掛心著
不知道本州衛生單位要怎麼追蹤我們

就這樣從本週一等著電話
等到週二終於有一通區碼是首都的電話號碼打來
接起來10秒鐘沒聲音就掛斷了
回撥那個號碼
語音表示該單位是department of health
於是我就等著這個號碼再打來
但當天沒有再來電話

隔兩天這號碼終於再播來
電話那頭聽起來是一個年輕人的聲音
向我查核小孩姓名跟生日
問我他們有沒有發燒跟呼吸困難等種種症狀
我說都沒有
然後衛生單位的人說很好這樣就可以了喔
我還來不及跟他說我已經帶小孩去做檢驗
對方就掛了電話
也沒有問我們這幾天去了哪裡

Grace去做的是Drive through 測試
但是那間藥局表示他們沒有處理小孩
所以Grace另外找到一間願意幫小孩測試的診所
帶小孩去檢測的過程跟看病一樣
是在診間裡讓醫生近距離指導怎麼篩檢並留下檢體
他們告訴Grace一但報告出來
不論有沒有感染
他們都會電話通知我

果然診所的效率比較快
星期二採檢 星期四我兒子的報告就出來
診所打電話通知我
結果是陰性 沒有感染
我問同樣當天採檢的姊姊呢
診所說還沒收到報告
但是兒子沒事我就放心大半了
因為這樣表示
總是跟他待在一起的姊姊應該也沒事

今天是星期五
下午衛生單位又打來一次
這次是另一個年輕人
問我女兒有沒有發燒
我說沒有
衛生單位就告訴我很好
並且機械式地唸了一些衛教資訊就掛斷
我還來不及告訴他我還有個兒子
而且檢驗結果是陰性
這樣他就不用再打電話過來

然後就在本日中午
我再度登入app時
驚喜發現檢驗報告出來了
趕快點入看結果 是陰性
很慶幸自己沒受感染
下週一終於可以回到工作崗位
為新學年做好準備
因為我的學生下週三就要回學校了

我傳了訊息告訴校長
「我的結果是陰性 週一會復工」
他回我說「喔 真是好消息」
「這樣你星期一可以回來了喔」
我告訴他「很慶幸學校還沒另外找人把我換掉 週一見」
校長很快回說「當然不會呀 你是屬於本校的!」
Grace...「👏👌😄」

因為美國確診攀升
本州教育局以學齡兒童確診病患少當論點
決定本學年重新開放學校
所以陸續有教師的抗議行動遍地開花

但同時有另一群教師決定堅守崗位
就有新聞報導一群年長的老師
把自己的遺書都準備好
把教學當終身志業的心情復工

Grace自己 是抱定賺錢養小孩
總是要冒風險的心情上崗
這次跟病毒擦身而過固然害怕
但覺得這整件事
也證實了口罩戴實 做好準備
的確可以降低感染風險

還有美國防疫大環境還是很混亂
不要期待政府的政策保障
自身做好安全措施
不要出入高風險場所才是最重要的

Grace為了這個特殊的新學年
已經幫自己打造好全套的教學裝備
之後會再上來跟大家分享

希望在台灣的朋友惜福
好好維持現有的全民防疫網
以及全世界的疫情都能夠早日平息!

*經過教師抗爭,州政府決議只要教師繼續在網路授課,居家檢疫不算病假。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Grace 台灣土生土長,中年轉職,在2年半內成為美國CA,WI,KY,TN等46州合格公職中文及ESL英語第二語言教師。 Correctly Alvin C York Institute world language teacher, education officer of Civil Air Partol and PhD student.
View all posts